无人机悬停时姿态漂移?机器人操控失误?自动化设备精准定位总差 "临门一脚"?它们都需要一颗强大的“运动感知心脏”--IMU。
对于无人系统研发、生产、应用的专业人士来说,IMU的精度、稳定性等关键指标是重点。
ER-MIMU-064通过集成三轴MEMS陀螺仪与三轴加速度计,实现对物体三维加速度与旋转角速度的同步测量,并经解算输出载体的姿态、速度及位移信息,以 "超小型化、高精度、低成本" 的技术组合,重新定义了小型智能设备对运动感知模块的性能期待。
**紧凑设计**
尺寸仅为38.6mm x 44.8mm x 25.5mm,重量<70g,堪称业界标杆,极大释放了无人机、微型机器人的空间与载重。
**核心传感器性能**
陀螺仪:测量范围为±400º/s|零偏不稳定性<1º/h |角随机游走<0.2°/ √h
加速度计:测量范围为±30g|零偏稳定性<50ug|零偏重复性100ug
**环境适应性**
宽温工作: 温度补偿确保在-40°C至+80°C的严苛环境下性能稳定可靠。
超低功耗: 仅需2W功耗,显著延长的作业时间。
高速可靠通信:RS-422总线通信,波特率可在230400 bps至921600 bps间灵活配置,默认高达921600 bps,结合400Hz的数据刷新率,为高速动态控制提供实时、低延迟的运动数据。
**能发挥什么作用?**
精准运动与控制:
测量数据让飞控系统能实时监控无人机姿态 → 即时调整飞行姿态。
为移动机器人(AGV/AMR)、机械臂提供实时的本体姿态的角速度和加速度信息 → 实现自主移动、平衡控制、精准抓取和防碰撞。
辅助定位导航:通过融合惯性测量单元IMU与视觉/LiDAR信息,机器人/AGV 可实现同步定位与SLAM,尤其在无GPS的室内环境中,IMU为运动轨迹推算提供关键支持。
相关新闻
5.钻井过程中,IMU 能为姿态与轨迹控制提供哪些关键测量数据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