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应用

    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应用 > 多传感器集成的 IMU,如何协同工作提升无人机性能?
技术应用

多传感器集成的 IMU,如何协同工作提升无人机性能?

在无人机的飞行控制系统中,“感知” 是比 “控制” 更基础的命题 —— 无法精准判断自身姿态(偏航、俯仰、滚动),再先进的飞控算法也无计可施。传统解决方案,如果追求高精度则需承担高昂成本与庞大体积,选择小型化则不得不牺牲测量稳定性。

ER-MIMU-103 MEMS IMU正是为破解这一矛盾而生。它将 3 轴陀螺仪、3 轴加速度计、3 轴磁力计和气压计集成于47mm×44mm×14mm 的模块中,其厚度仅有14mm!在 “小体积” 与 “高精度” 之间找到了完美平衡。多种传感器通过协同工作,能极大地提升无人机的环境感知能力,主要体现在姿态、位置、速度估计和环境适应上。

所有传感器的运动测试、温度补偿均在出厂前完成,开发者无需二次校准,直接接入系统即可使用,大幅缩短集成周期。

多传感器协同:捕捉全维度运动状态

三轴陀螺仪负责测量旋转角速度(如无人机转向时的角度变化),3 轴加速度计测量线性加速度(如急加速/减速),3 轴磁力计通过测量

地球磁场修正航向偏差,压力传感器则实时监测气压以计算飞行高度。

陀螺仪:零偏不稳定性0.1º/h,0.05º/√h角度随机游走,快速捕捉无人机的旋转运动;

加速度计:±30g动态范围,10μg零偏不稳定性,测量运动加速度;

磁力计:±2.5 Gauss磁测量范围,确保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航向精度;

气压计:1.5mbar气压绝对精度,实现高度锁定。

这些传感器如何协同工作?

陀螺仪:提供短期、高频的姿态变化的角速度信息。

加速度计:测量运动线性加速度;

磁力计:提供相对于地球磁北极的绝对航向(偏航角)参考;

气压计:提供绝对高度参考。

使用传感器融合算法,融合后得到稳定、准确、漂移极小的实时三维姿态信息(俯仰、横滚、偏航),实现精准悬停、定高飞行、地形跟随、自动着陆等能力,这是无人机稳定飞行、自主控制的基础。


文章标签: MEMS IMU 三轴陀螺仪

相关新闻

1.MEMS定向短节为何“术业有专攻”?

2.多传感器集成的 IMU,如何协同工作提升无人机性能?

3.卫星信号不稳?组合导航为何从不"迷路"?

4.微型化IMU如何突破无人机与机器人的性能边界?

5.惯性测量单元IMU的精度对无人机姿态控制意味着什么?

6.如何用三轴MEMS陀螺仪实现精准姿态感知?


相关产品

用于定向钻孔/开孔定向仪的MEMS定向短节
专用陀螺工具定向短节
MEMS陀螺工具定向短节(可替代磁通门定向短节)
高性能航姿参考系统AHRS
高性价比航姿参考系统AHRS
测绘级 & 超高精度MEMS组合导航系统

留言咨询




在线客服系统